中国2000多个县城居民每天的生活!消费篇
一元店富豪与拼多多黄钻选手"
帮我砍一下嘛!都砍差不多了,我们这桌就差你没砍了!"——当你在烧烤店消费时听到这样的对话,切莫慌张,这可不是小混混们在寻衅斗殴。早几年,在拼多多魔性洗脑的广告音乐刚刚进入大众视野的时候,共享生活物质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不熟悉拼单式消费的大众没有意识到这款产品竟然会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迅速渗透三四线城市的角落,成为跻身淘宝、京东之列的炙手可热的新零售手段。互联网生活物质下,县城人的消费偏好通过拼多多这样的平台得以满足和实现:惊人的低价、动人的高质、抢起来的感觉十分爽——这样简单、直接的消费者小心思,通过平台汇聚起来,却是庞大、井喷的市场收益。即使拼多多后来陷入专利侵权的风波并遭受盈利模式的批判和质疑,三四线的用户仍然不以为意,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这与他们的消费诉求,并无太大关系。拼多多最火爆时,砍单和拼单的链接在微信聊天记录里甩来甩去,俨然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交关系质量评估工具:爱他才会不厌其烦地帮他砍,如果感情淡薄,不如尽早拉黑处理。随着三四线城市消费能力的显现和消费潜力的发掘,县城俨然成为了资本市场下沉的"新蓝海"。除了拼多多,淘宝直播卖货、阿里线下一元店也紧跟其后,一头扎入县城消费者伟岸又多金的怀抱中。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县城居民这样爱花、敢花,其实质是在于虽然他们的收入绝对值不高,但可支配的收入不低,更低的生活成本才是"平均每月5.8次网购"的底气。以房价为例,一名在深圳工作的青年,其一个月的工资,就算不吃不喝,也只能够买当地房屋的0.1个平米。而在县城中,房贷与收入之间仍存在弹性的空间,一年前,超过四成的县城居民已过上有房无贷的悠闲生活。脚下有房住,手里有闲款,是较多县城人的生活物质状态。
翻译
搜索
复制
本文来源:[玫瑰网,www.mgq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