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作品重读再感

我们相识在春天发表于| 人气:725


       近日在网上看了一部电影,确切的说应该是半部电影。因为不知什么原因,电影视频只有一部分,找不到后半部分。这部电影是著名制片人韩三平投资拍摄的著名作家郁达夫的作品,片名叫《金秋桂花迟》,内容取材郁达夫的短片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和《迟桂花》。郁达夫的小说以自传体的形式反映了落魄文人的生活、思想和爱情。20年前在中文系上学时我就拜读过,有了的感触,也有了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那时我寄居乡间教书,收入低下,环境凄惨,和我有着同样出身和职业的同学很多,在婚姻问题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尽管我们才华横溢,甚至才高八斗,却因为职业的劣势和收入的微薄,不得不忍气吞声,乃至委屈求全。在婚姻上经历了坎坎坷坷,有些甚至是不幸。这就是小知识分子的落魄和无奈。陈二妹这个郁达夫笔下的烟厂女工,一个善良又不幸的女人,离我们好像都很遥远。城乡差距、收入差距、贫富差距这三座大山,把我们这些小知识分子深深的压在社会的底层。我们没有郁达夫笔下落魄文人的艳遇,渴望遇到陈二妹那样的女性是我们的奢望。
        时过境迁,二十几年弹指一挥间。如今我工作过的地方成了开发区,城乡差别出现了逆转,成了乡城差别。我也不再是乡村教师,而摇身变成了机关干部(工资少了几百)。同时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学习和实践,我同时也成为了一名法律工作者。在单位人称李主任(当过几个无实权科的主任),在司法界和当事人群体中人称李律师‘。整日穿梭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司法局、法院之间,同局长、科长朝夕相处共商国是,与院长、庭长辩是非,明法理,维护公平正义。喝酒有人请,唱歌有人邀(不属于贪腐之列)。沉醉与清醒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改变了自己的生存环境。此时此刻,再读郁达夫的作品,仍无法割舍“陈二妹”情怀,仍然怀念乡村教师的生活。人在落魄潦倒的时候,渴望真情,人在时来运转之际,渴望的仍然是真情,这是人类最本质、最原始的追求。当人落魄时,你不能放弃追求,不能无所求。
       人生的磨难其实是一笔财富。如今,我单位有人称我李百万,是因为我出身农村,生活物质条件差,在县城买不起房,只能在家盖房子,家里日后肯定要拆迁,补偿价值不止百万。有人说我混的好,吃饭有人请,唱歌有人邀。那是因为我用法律为别人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人们诚意相谢。同时,又因为我曾经在最不起眼的农村,接触和认识了最底层的农民,教育了农民的子孙,这些曾被人们认为不起眼的人现在翻身了,富裕了。


2014年11月11日深夜唱歌归来有感而发。

 



本文来源:[玫瑰网,www.mgqr.com]

注册玫瑰网会员可以写自己的故事!立即免费注册
我们相识在春天 更新的故事
我要评论:
更多>>
  • 🙂
  • 😂
  • 😘
  • 😅
  • 👍
  • 💰
  • 💞
     


下一篇:玫瑰上一篇:人生起起伏伏

客服微信号:mgqrkefu       官方客服QQ:278206907(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咨询客服    客服中心

    

法律声明:禁止未成年人、色情服务者、婚姻幸福者注册,禁止在本站发布任何色情信息。为避免误导,原玫瑰情人网正式更名为玫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