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风的日子,听听风声。有雨的日子,听听雨声。无风无雨的日子,听听音乐。
今天无风无雨,适宜听音乐。早上醒来,以为是大早,起来一看,原来是阴天,有雾弥漫。北方的雾里含有许多烟尘,灰蒙蒙的。没有南方的雾来的纯粹,那白茫茫的才叫云雾。
无风无雨,无牵无挂,无思无爱,无欲无求的情况下,听音乐真美好。多日来,波动的情绪,尘埃落定,心情开朗许多。于是愉快地做了点家务。今天,我要享受这个安静的阴天,给自做一顿爱吃的菜。把冰箱冻了很久的排骨拿出来,还有炸豆腐,鲜豆腐,粉条。虽然不胜丰富,虽然不一定吃的多,但重要的是亲自做菜的过程中那种投入的心情。我每做一件事,都很投入,做菜也一样。记得小时候看电视,看的投入,以至父亲喊我,我都浑然不觉。父亲经常说我,这孩子痴了一样。一次同学聚会,有同学讲蚂蟥,我们那里叫水皮条,我没见过,听她讲很可怕,能钻人的腿里吸血。她讲的绘声绘色,我一时听的投入,忽然,她猛地在我手上一抓,吓我一大跳,可以说魂飞魄散,至今都记得那一惊魂。
我把葱、姜、蒜等切好,热了油把弄好的排骨倒进去,我特爱听那一“兹啦”的声音,生活的味道就在于此,生活的沸腾就在于此。其实,沸腾的生活不在酒桌上,不在讲话台上,就在好心情的柴米油烟中。把所有的调料放进去,生活就需要如此的调味。我们喜欢摄影,喜欢音乐,喜欢绘画,喜欢旅游等,都是生活的调味品。但调味需要艺术的品味,盲目就会弄巧成拙。
我喜欢吃一锅炖。母亲的熬菜很好。想起小时候猪骨头熬豆腐再放点韭菜,味道也很美。我们山西老家叫熬,东北人叫炖。多年前看了作家迟子建写她在北极村的生活,写过年杀猪做各种菜,一下勾起我童年的回忆,所以喜欢上了她的散文。因为过年的时候,家家要杀猪,杀猪的时候,先要放血,母亲就把热腾腾的猪血放锅里煮,煮熟了再烹调很好吃的。但我们老家做的菜,不如东北的完善,里面放的全,成了一道专门的菜,叫杀猪菜。10年前,开车东北之行,一路上吃东北菜,更是喜欢了。我喜欢南方的风景,南方的海鲜,不喜欢南方的菜肴。
我把一切都炖在锅里。很喜欢日本以前那种小酒馆,锅里总咕嘟咕嘟地煮着吃的,人们在水汽缭绕里喝酒说着话,生活的味道特浓。冷的天,炖一锅好吃的,让香味弥漫,水汽缭绕,一点也不感觉寒冷了,我想,这大概就是东北爱炖菜的原因。炖了喜欢的菜,有酒才可以助兴。
排骨的香味在升腾,我决定出去买啤酒。小区院子里,真安静,只有一对母子在打羽毛球,没了平时哗哗的麻将声。夏天的树荫下,总有两到三摊打麻将的,都是老太太老大爷,也不午睡。天阴的安静,欲雪的天气不阴冷,融雪天气最冷,阳光明媚,却寒冷刺骨。所以,表面阳光微笑的人,不代表他心底不阴暗。不言语,沉默严肃的人,不代表他不心里不热情,往往这种人很内秀。
排骨豆腐粉条熟了,热气腾腾,开一瓶啤酒,先喝了一大口,感觉真爽。那泡沫“唰唰”的声音,听着也好爽,想起舟山傍晚的乌石滩,海潮每涨起一次,下去的时候,石滩就发出如此“唰唰”的爽声,只是声音更加大一些。那声响令人身心舒畅。还是咱燕京啤酒好喝呀。什么轩尼诗,马爹利,都不如燕京啤酒喝着爽。那陈酿适合虚伪的浪漫,啤酒适合真诚的爽朗。
每当这时,心底总是浮起“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然而,生活中,这样随意能叫上的朋友几乎没有。他们都说忙得没有时间,问忙什么,说忙碌生活。但,他们真懂得生活吗?我渐渐地明白,原来古人诗意的情怀,在今人早已不复存在。于是,学会了自得其乐,象《桃花源记》里的怡然自乐。
我喜欢的人,喜欢我的人,尽可以离开我。有酒菜如此有滋味,音乐如此优美,日子也很优美。不仅想起著名学者周国平说,这样的时候是非常好的。没有爱,没有怨,没有激动,没有烦恼,可依然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生存,感到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