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老氏。当年我们在沙滩搭帐篷通宵、在山上向着码头对岸大喊“男儿当自强,我要领头羊”、梧州游玩、凌晨2点在都城市场猪肉档撒尿、江二牛大排档......可能很多东西都变了,连“去HI哭哭”都变成了“去唱K”。当年搞一次活动无需组织都能叫很多人来,有时甚至是即兴搞的;现在提前组织都难叫到人。越大了,效率反而越差了。我明白是因为现在大家都成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不能强求的......所谓不同阶段做不同阶段的事情。就像我现在,也很难再像高中时那样一样无视周围人的眼神,自己一路哼着《运动员进行曲》回家、很难在公共场合习惯成自然地用乡下话高谈阔论。
大家都成年了,甚至,成家了!没成家的也准备着成家了。可悲的是自己还是形单只影,只怪自己心态始终还是长不大。其实现在想起来,24岁和17岁又有什么区别呢?身边不少好女孩都有家属了,以后自己的货源就更少了。阿猛说:“如果当年我敢咁做,早就得米啊咯,家阵后悔咯”。哈哈,这些东西没有如果的。有的话,好女孩就不会这么抢手了。再看一次《那些年》再次感慨里面的情景真的是和自己当年的经历太像了。阿猛说的好,其实戏名改为《那些年,我们一起错过的女孩》更好。
本文来源:[玫瑰网,www.mgq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