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情爱泛滥的世界,所有的电影、电视剧、戏曲、小说、音乐等把情爱作为必需品。流行音乐应该是把情爱从隐晦推向光亮甚至露骨的最大推手。
流行音乐在大陆唱红应该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在老一辈的流行唱将里,我们还可以听到杭天琪的高亢、韦唯的浑厚、毛阿敏的清亮、迟志强的低沉,在他们的歌声里,情爱还只是婉约的影子,还可以听到更多情爱以外的东西。
到九十年代前后,港台歌星相继进入大陆市场,四大天王、林忆莲、甘萍等等明星成了青少年的热捧对象,在他们的歌声里,情爱开始大肆张扬,世界上的所有别的感情在爱情的歌声里失去了色彩,但我们依然还能听到黄家驹的《海阔天空》《灰色轨迹》《长城》等另类的东西,尽管其已经吼叫的声嘶力竭。但这还只是开始,他们还只停留在情感的阶段。
自那以后至今天的十几年里,流行音乐更加肆无忌惮的把情爱推向更*露的境地,在他们的歌词里,再也没有含蓄和遮掩,情和性结合到了一起,在那**和又**以后,情爱和爱情已经没什么分别,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们看见的不只是一代人失恋的孤寂和落寞,更是一大群人的欲望和饥渴。
每个人都有欲望,无可奈何。如何克制和表达自己的欲望,那就是人的思想。也是人和动物的区别。流行音乐就像一剂**,注进了整个70后~90后的身体,唤醒的不只是真正的爱情,更多的是欲望,是性,是泛滥的情爱。
所谓的流行音乐真的只能流行一时,很难有一首流行歌曲能流行超过2个月(好像还太多)。至今依然喜欢《牧羊曲》《弯弯的月亮》《外婆的澎湖湾》《篱笆、女人和狗》以及上面提到的黄家驹的许多歌曲,在这些歌声了,可以看到生活的本质。它们早就不流行了,因为它们已经成为经典,成为我们的记忆。
“从来不用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苏芮如是唱到。本该如此
本文来源:[玫瑰网,www.mgq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