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口的阿婆又在叠纸元宝,金箔纸在她指间翻飞,叠好一串就挂在门前的梨树枝上。风一吹,那些金灿灿的元宝和梨花一起晃,活人给死人的念想,反倒让整条巷子热闹起来。
隔壁的小fuqi抱着孩子来买青团,年轻的爸爸笨拙地给孩子擦嘴,糯米渣沾在袖口也浑然不觉。阿婆顺手塞给孩子一只纸折的燕子,说:“飞得高的,祖宗都看得见。”孩子咯咯笑,把燕子举过头顶跑远了。
我突然想起去年这时,有个穿灰外套的男人常来阿婆这买艾草糕,总是多付钱说“不用找”。后来才听说是给他母亲买的——老太太生前最爱这一口。今春再来,见他拎着糕点牵了个穿红裙子的小姑娘,小姑娘踮脚把青团供在巷尾的土地庙前,认真合十的模样像只小菩萨。
雨停了,梨花扑簌簌落了一地白。扫墓归来的人流里,有人捧着湿漉漉的菊花,有人提着油亮的卤鸭,还有中学生模样的兄妹追着一只断线风筝跑。原来清明不只有离别的苦,更有新生的甜——逝者活在青团的糯香里,活在孩童放飞的纸鸢上,活在我们突然懂得珍惜的刹那。
趁春未老,趁这满城烟柳还能系住相逢。你看,连思念都能让梨花开的这样好,何况是活着相遇的我们呢?
本文来源:[玫瑰网,www.mgq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