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暑假,花了近一个月时间,深度走访了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造访了兴义、泸西、弥勒、蒙自、建水、个旧、河口玉溪等城市,深深地感觉到一些生活物质不发达地区村民们的那份纯朴、善良,他们知礼仪,懂荣辱,与人为善。
印象最深的是游览城子古村。城子古村是彝族先们聚居的村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当我们来到村落时,一个衣着朴素,满是皱褶的年轻人自告奋勇要给我们当导游,只要求给几元钱给他买一包烟。虽然语言表达能力不佳,甚至有些词不达意,但是从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这位年轻人对古村的恋恋不舍,对游人的彬彬有礼。陪着我们看了一栋栋颇有特色的土掌房,历时近二个小时,全程没有任何导购的行为,很有耐心地回答了我们充满好奇的各种问题。临走时我们给了他一百元,并感谢他付出的劳动。
为了统一管理和维护这个古村,当地ZF给村民七百块钱一平方米的 补贴,要求村民搬出古村。有几十个家庭条件比较差的村民,仅靠ZF补贴不足以盖好新房,无奈之下依然住在古村。我们走访了一户门开着的村民,当时家里只有一个年事已高的老奶奶,一见到我们走进家门,满脸堆笑,提水倒茶,给我们品尝她自家种的梨子,还邀请我们在她家吃饭。这位老奶奶住的房子差不多算危房了,家里没有几样值钱的东西。交谈过程中有些话听不懂,还要随行的小伙子翻译,但是老奶奶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微笑是真实的,可亲的。当看到老奶奶系上围裙要准备给我们做饭时我们婉拒了,买下了老奶奶家里的梨子离开了。
参观了古村落,我们开着车回城里。离开古村落差不多有五公里,看到卖门票的小伙子骑着摩托车追了上来。原来是他多收了我们十块钱,连忙道歉后退回给我们十块钱。十块钱不算啥,还不够买一杯奶茶,看到小伙子追了这么远,就是为了这十块钱,我被感动了。我们走访了红河州许多城市,吃的东西物美价廉,比较有特色的是野生菌火锅,酸菜牛肉,石锅鱼,弥勒十八菜。当我们点菜点多了,服*员都会主动告诉我们吃不完。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价值观、道德观不同,待人处事的方式不同。在建水古城,我们参观了号称“滇南大观园”的朱家花园。朱家花园气势恢宏,富甲一方。朱家有从政、从商、从军,家教甚严。大门上刻有“循规蹈矩”四个大字。里面有梅、兰、竹、菊,四水归堂。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副寓意深远的对联:上联是“传家有道惟存厚”,下联是“处事无奇但率真”,横批“荣业所基”。朱家的富,富得有道理。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许多警世恒言和传统美德。可是历代先哲的教诲,又有多少人能够铭记于心呢?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一些人唯利是图,做事毫无底线,人心不古,以次充好。甚至为了节省开支用装煤油的罐装食用油,用哄蒙拐骗谋取财富。现在还有多少人存厚?多少人率真呢?为啥为富者不仁而清贫者守礼呢?值得同胞们反思。
本文来源:[玫瑰网,www.mgq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