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华人华侨发表于| 人气:1172

父亲名祖孟,祖字辈,孟字取自孟子。因为他的家族有十八个孩子,其中八个男孩,男孩的名字取自:尧舜禹汤,文武孔孟。都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帝王和贤人。他最小,所以取孟字。

父亲小时候很穷,但他的哥哥姐姐,至少是读到了初中或者是高中。然后就把钱拿来集中起来,供父亲这个最小的弟弟读大学。我记得父亲当年说过是三爷坚持要让父亲继续读书的。父亲小时候读书,冬天早上去等着开城门,都只穿了一件单裤子。没得棉裤,也没有棉鞋,说那个脚冻的跟馒头一样粗。

父亲考大学的时候同时考上了两所大学,他成绩应该是很好。一个是考上了南京的金陵大学法律系,应该是民国首都的国立名牌大学。第二个,考上了成都的商业学院,还是商业专科学校?根据当时国民ZF要求和规定,农林医师这些专业的学费是由**承担的,是免除学费的。父亲没钱,因此考上了南京的金陵大学法律专业没去,去了成都。这个商学院应该读的是会计专业。

父亲读书的时候应该是成绩一直都非常非常的好,估计也是属于学霸类的。记他说起过当年考试,说小考小耍,大考大耍。听父亲说,当时在成都读书,都自己煮饭。用12根柴,就是大概我们的手指头那么粗,一卡多长,也就是二十厘米到三十厘米吧,就要做好一顿饭,非常非常的节约。

父亲毕业之后,他的第一个工作是在一个酒厂里面当会计。后来因为做得好,就去了民生轮船公司在四川的一个分支机构当主办会计,应该是会计部的部长。

中国的民生公司在长江流域这一带当年很有名的、很大的一个民族资本公司,现在中国的民生银行就是恢复了当年的民生银行。

解放前,因为父亲在那些大型的公司里面当过会计部主任。估计也是小有名气吧,还当了县里的参议员(senator)。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解放后,父亲就去本市的高中教书,教书一直都教的非常好,在几何方面是首屈一指的。工资也定得非常高,是当时全市教师工资最高的。记得文革前工资就有90多元/月,当时的普通工人只有12到15块钱一个月。是非常非常高的。

其实去高中教书前,父亲还应该在一个贸易公司做过会计师一类的工作。因为记得小时候,一个父亲的好友,来我家吃饭。他们喝酒后,就回忆起当年在云南打贸易战的情景。说是用四川本地的进价,在云南市场倾销,把人家打败挤出市场什么的。

父亲在本市第六高中教书几十年,其中的事情不得而知,因为他从来没有说过。只记的文化革命初期,被打成**学术权威。下牛棚,拉大粪什么的。

文革后,父亲火了。因为当时大学开始招生,很多人要补习考试。父亲文革前是专门抓高考的。文革前,当时六中的升学率很高,应该是90%左右,相当高。我记得当时是说法是,考上六中,就等于半只脚跨进了大学。

记得文革后,由于考大学的热情空前高涨。父亲又是抓数学高考的,我记得姐姐说过。说父亲打定子(猜题)特别厉害。其实,父亲亲口给我说过,那里有什么打定子(猜题)一说。告诉我,你把方方面面,卡卡角角(ka ka ge ge)都复习到,就猜到题了。

父亲教书,教得相当好。我只是在78年复习高考的时候,听过他一节课。的确条理清晰。记得姐姐给我说过。说父亲的板书,很特别,从不擦黑板。一堂课下来,满满一黑板。还说,如果你发现板书上有空的地方,做笔记时必须留出来。因为,父亲肯定会有内容补上去。不擦黑板听起来很牛,跟传说一样。但其严谨的教学,可见一斑。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父亲每次上课都是认真备课,写教案。然后把教案熟记在心,讲课的时候从来不拿也不看讲稿。黑板上的板书,是事先就设计好,排好的。父亲的板书写完最后一个字,下课铃声响起。也能说明父亲教学之严谨 。

文革后由于考大学的热情空前高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高。有一次父亲脚扭伤了,走不得路。学生们就每天来家把父亲用担架抬到学校去上课,放学后又抬回来。结果,被传为。J老师都瘫痪了还坚持去给学生上课。一时传为美谈。但我知道,其实就是脚扭伤而已。

父亲退休之后,因为也算市教育界的名人,也当过市的政协委员(相当于美国的众议员House of Representatives),每年过年还被请去谈谈,罕见发表一下对D的深切的感情,这些年他都是去了的。当年还有照片,可惜没留下来。








本文来源:[玫瑰网,www.mgqr.com]

注册玫瑰网会员可以写自己的故事!立即免费注册
华人华侨 更新的故事
我要评论:
更多>>
  • 🙂
  • 😂
  • 😘
  • 😅
  • 👍
  • 💰
  • 💞
     


下一篇:原来我在你心里并不重要上一篇:祝各位男士父亲节快乐

客服微信号:mgqrkefu       官方客服QQ:278206907(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咨询客服    客服中心

    

法律声明:禁止未成年人、色情服务者、婚姻幸福者注册,禁止在本站发布任何色情信息。为避免误导,原玫瑰情人网正式更名为玫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