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一篇文章,再写写自己的想法。有关“自由”。

suzhouyiyi发表于| 人气:992

王晓东院士在面对《中国科学报》的专访时候说:“自由”这个话题对科学奖如此敏感,因为

科学家是人类大部队的“侦察兵”,走在人类认知的最前沿,去探索各种可能的道路。历史上,这些探路者绝大部分都“死”掉了——科学家在探索的过程中很少能取得真正的成功。甚至哪怕你的方向对了,也有可能多年看不到胜利的果实。因此科学家最怕的,就是在这条本就很艰难的探索之路上,再套上重重枷锁:只能走这条路,不能走那条路;只能带两天的干粮,第三天饿了再来申请……戴上这么多镣铐,又怎么能为人类大部队探索出前所未有的新方向?

科学家要的“自由”很简单。

第一,他有权力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而不是必须事事征求别人的意见,特别是不必听取外行的意见;第二,他能获得必要的资源去做想做的事。

人类中最有干劲、最有激情的侦察兵们,不应该为包里还剩几天的干粮去犯愁。

当然,总有人会问:如果他吃了干粮却不干活呢?如果他把干粮卖掉中饱私囊呢?这种事情的确存在,但我认为这仅仅是个体行为,而不会成为群体行为。

因为科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荣誉活动,科学家是为了自己的荣誉、集体的荣誉,乃至全人类的荣誉而奋斗。他们致力于证明的,是人类究竟能达到多高的智慧,能做到多大的事情。

因此,科学共同体本质上是一个荣誉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系统。如果把科学家当贼防,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良成贼;如果给科学家真正的尊重和信任,他们就会自觉地创造出更多的荣誉。


以上是搬运的内容

以下是我的一点点想法,不讨论科学家,因为这里大多数人活跃的写手都是文科生(恕我以偏概全)。科学家们都在呼吁自由,草根的自由可能更加微不足道。但我来这里还是想要宣誓一下“自由”。如果去看看各位前辈们总结出来的情侣准则和标准,自己看了会自己把自己认定为人类劣质男性。理科生拿来了标准一对照,在客观事实面前,只能在台下看台上的角儿们表演。做个观众无非三种任务:捧场喝彩、唏嘘喝倒彩、厉害一点上去打擂。

有人内心有躁动的心,各种不服,试着想挑落本网网红的江湖地位,可惜被关了小黑屋,“牺牲”了。我也是看到今天有人把老文章拿出来点评,表达了“我倒是对这个2s挺感兴趣,他现在人跑哪去了?”,虽然我没有看到2s被封禁的言论,但大致可以猜测到。联想到这个2s可能代表了一群人。君子们说他是小人,姑且就是小人吧,现在君子说了算。“小人”被人不屑,被人感觉粗俗,高大上的游戏规则,小人可能参与不了。没人带他玩,不代表他就没有玩的自由的,就是不能来打扰各位君子的雅兴。如果可以,草根小人也想文邹邹的说话,但

我们的作文水平估计也就这么高了,再去回炉学习提高不是很现实。能好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被人误会意思,就算合格了。



本文来源:[玫瑰网,www.mgqr.com]

注册玫瑰网会员可以写自己的故事!立即免费注册
suzhouyiyi 更新的故事
我要评论:
更多>>
  • 🙂
  • 😂
  • 😘
  • 😅
  • 👍
  • 💰
  • 💞
     


下一篇:加油!一切都会好起来上一篇:愿快乐

客服微信号:mgqrkefu       官方客服QQ:278206907(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咨询客服    客服中心

    

法律声明:禁止未成年人、色情服务者、婚姻幸福者注册,禁止在本站发布任何色情信息。为避免误导,原玫瑰情人网正式更名为玫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