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友变成fuqi,算真爱吗?
01
纵观整部《金瓶梅》,男主角西门庆过着声色犬马、荒?无度的生活。他妻妾成群,夜夜笙歌,还??*女,时不时地勾搭下属的老婆,享尽人间艳福,不知今夕何夕。
那些女人为他争风吃醋,或者为了钱,或者为了性,都是赤**的欲望,令人看着心惊又倍觉悲凉。
鲜衣怒马,烈火烹油的底色里,是人生极致的荒凉和虚空。
当繁华落尽,世事不过大梦一场,唯一的亮色和温暖,还是感情,是爱。
因为欲望让人执迷,疯狂,恐惧,贪婪,又冷酷;
而爱是人内心深处最脆弱和柔软的部分,它让人看到层层欲望剥开之后,内核里还有温暖和善良。
西门庆对正妻吴月娘,是表面敬重,实则敷衍,他把她当成管家,亦是摆设。
潘金莲呢,对他是性的致命吸引,他把她当成bodymate,***的最佳拍档,连件皮袄也不舍得送,心情不好的时候拳打脚踢。
惠莲这样的***,不过是一时的新鲜刺激,她为他上吊自杀,他不过觉得她没有享福的命罢了。
西门庆追逐女人,却对女人冷酷至极。只有一个李瓶儿,让我在西门庆身上看到了爱情的影子和光亮,是整部书里的唯一温暖。
02
他们的开始并不怎么光彩,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大概就是“友”的关系。
比起一根晾衣杆不小心掉落,砸出的西门庆和潘金莲的相识,有了那么点命中注定的浪漫情怀;那么与李瓶儿的结识,完完全全是令人不齿的**,而且偷的是朋友的老婆。
李瓶儿的丈夫是西门庆的结拜兄弟花子虚,一来二去两人情愫暗生,时常在花家“撞了个满怀”。
到后来偷偷幽会,李瓶儿已经胳膊肘往外拐,偷偷把家里的银子和值钱的东西运到西门庆家托他保管。
比起潘金莲毒被迫死武大郎,李瓶儿更加心狠手辣,置丈夫花子虚的生死于不顾,言语上极尽侮辱。
一波三折之后,李瓶儿终于带着万贯身家嫁入西门家。
嫁给西门庆之后的李瓶儿,与之前判若两人。不仅对西门庆温纯柔和,死心塌地,还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和西门庆其他妻妾的关系。
曾经是梁中书的妾,见过大世面,后又嫁给花子虚,攒了无数金银身家,可白富美李瓶儿连打件首饰都要看吴月娘有没有,如果月娘没有,她也就不会戴。
和西门庆生了儿子官哥儿之后,西门庆下班回家总要往李瓶儿房里钻,和老婆孩子共享天伦之乐,潘金莲只有独自调琵琶气得干瞪眼。
李瓶儿就常常把西门庆往外推,让他去潘金莲房里睡。
甚至后来潘金莲的猫害死了李瓶儿的儿子官哥儿,痛失爱子的李瓶儿也忍下了这份痛楚,曾经的精明和手段都不见了,只剩下包容和隐忍。
03
初读《金瓶梅》的时候我不懂,为什么李瓶儿对西门庆那么死心塌地,甚至因此失去了儿子,又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为什么李瓶儿死的时候,风流荡子西门庆却哭得像个失心疯?
生意和政务都不管了,日日夜夜守护着已经病得特别难看,屋子里污浊不堪,臭气人的李瓶儿?
如果说?棍西门庆也有爱情,好像是个天大的笑话;爱情这个词,在很大程度上被符号化和仪式化了。
经典的爱情故事,中国有贾宝玉和林黛玉,西方有罗密欧和朱丽叶——
爱情是高尚的,纯洁的,不食人家烟火的,柏拉图式的,超越世俗的金钱、肉欲、家世和利益算计的,甚至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亲”这样的词汇都是玷污了爱情的。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初恋情怀的电影总是大行其道,只有初恋才是美好的,纯洁的,值得缅怀的。
爱情的仪式化,是情人节这天必须收到礼物和鲜花,再配上一顿烛光晚餐,才不辜负爱情两个字。
寻常fuqi携手买菜做饭是要叫人笑话的,连情人节都不送花,他一定是不爱你了吧。
被符号化和仪式化定义的爱情,让人有一种虚荣感和安全感。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生一世一双人”,情人节的99朵玫瑰,都好像是给你定好妆容,打好了灯光,让你上演一生一世的恩爱剧本。
04
可是现实是,谁的爱不千疮百孔?谁的生活不是冷暖自知?
西门庆和李瓶儿的开始并不光彩,可他们后来就是相濡以沫,天伦之乐,就是寻常fuqi。
国外有一项针对411个处于“友”关系中的样本研究发现,43%的女性和23%的男性希望能够将“友”关系发展成浪漫关系。
研究者Paik说,影响关系质量的,并不是这段关系开始的方式,而是关系中的个体本身。
我们父母的爱情呢?上一代人相亲之后,见过一两次面就定下婚期,没有什么所谓的“共同语言”。
吵吵闹闹几十年,共同经历生活的浮沉变迁,共同伺候老人,养育子女,他们已经是“左手摸右手”般无感了,可是如果那只手不在了,就如同自己断了腕。
婚姻生活里跌跌撞撞淌过,我大概有点懂了:
命运也许无法给你一个百分百的恋人,爱情的名义或者其他,都没有共同生活来得伟大。
因为只有在朝夕相处**同建立的感情,才是真实的,厚重的,“断了骨头连着筋”的。
其实大多数人的爱情都是泥淖里长出的,带着瑕疵的,来路也许不那么正大光明,没有那么多仪式感的想象,也没有自带美颜效果。
不浪漫却真实,不浮华却温暖。
有了这温暖,才足以抵抗岁月的凄风苦雨,生活的冷暖与坚硬。哪怕不够光鲜完美,愿我们拥有的时候,都懂得珍惜。
ps**
这篇文章并不想站在道德审判席上,去讨论“**”对不对。做为一个写作者,我只想要在追求纯粹爱情和高质量关系的理想下,依然保持一份对这世界和人性复杂性的观察、理解和包容,毕竟这世上许多事物并不那么完美,也包括爱情。
相关主题: 真爱,
本文来源:[玫瑰网,www.mgq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