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玫瑰网,www.mgqr.com]
- 诗词欣赏
叶子发表于| 人气:1249
名作欣赏:纳兰性德《浣溪沙》相遇太晚,相爱太迟,有时一段感情就是这样错过。当千帆过尽,蓦然回首,也许我们只能像纳兰容若一样感慨“当时只道是寻常”。这句诗出自他的《浣溪沙》,全词如下: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首词是他写给亡妻卢氏的,在悼亡诗中也算是难得的千古名作。纳兰这一生求不得,爱无果,他的爱情就是一幕幕悲剧。他原本有个青梅竹马,却被父亲拆散,天涯相隔,“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在他还未走出第一段情殇时,便在家族的安排下迎娶了两广总督之女卢氏。那是一个婉约雅致,柔情似水的女子。她的爱润物细无声,让纳兰干涸枯萎的心重新泛起了涟漪。只是当时的纳兰一直陷在第一段的爱情中,无法自拔,以至于直到卢氏难产而亡,他才惊觉原来他已离不开卢氏。人世最大的痛莫过于此,在他终于发现自己对卢氏的爱意时,他已永远失去了她,阴阳相隔,相见无日。余生漫漫,他只能在断肠声中忆当年,于是便有了这首惊艳了千年的悼亡词。这首词上半阙描写的是卢氏走后,纳兰一人孤单凄凉的情景。西风渐紧,秋意微凉,落叶萧萧,他不忍见这凄凉景象,于是便关闭了轩窗。夕阳斜照,纱帘也挡不住这落日的余晖,他于屋中负手独立,在残阳余晖中,默默地追忆往事。诗歌开头便通过西风、黄叶、残阳这几种意象营造了凄清的氛围。一句反问“谁念”,道尽了物是人非的悲凉,也奠定了全文的伤感基调。想必当年一到深秋,卢氏便会为他准备好御寒衣物吧。而如今,卢氏已化为一抔黄土,所以词人才会有此一问。其实身为相府公子,怎会没人为他打点一切,嘘寒问暖?只是那些人再贴心,在他心中都比不过亡妻卢氏罢了。他将自己幽闭在屋中,深深地沉浸在对卢氏的思念中。接着的下半阙开头两句写的便是他回忆的内容:他春日里经常喝醉了,睡梦沉沉,卢氏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轻声细语,生怕惊扰了他;他们也曾经像李清照和赵明诚那样赌书泼茶,其乐融融。他截取了当年的两个生活片段,一句写出了卢氏的温柔体贴,一句突出了两人婚后生活的风雅乐趣。赌书泼茶引用的是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他们都喜欢藏书读诗,两人志趣相投。每次饭后烹茶时,他们都会通过“赌书”来决定饮茶先后,一人问典故出自哪本书哪一页哪一行,对方答对方可饮用。只是每次答对的那方总是开心得忘乎所以,反而将茶水洒了一身,留下阵阵茶香。这样高雅的生活情趣传为佳话,后世无数fuqi争相效仿。纳兰引用这个典故,说明卢氏也是一位精通诗书的文雅女子,与他心灵相契。而他后来续娶的官氏,与他同床异梦,他时常觉得“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这也许也是他为何会那样怀念卢氏的一个原因吧。只是回忆越美好,现实便越是残酷,所以他才会发出“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感慨。这一句表明了他无限的悔恨:若是时间能够倒流,我一定会好好爱你。整首词情景交融,上阙以景物衬托孤独凄凉之情,下阕以回忆中的生活场景,突出词人无限的悔恨、遗憾。层层递进,互相映衬,将词人的哀伤之情无限放大,让人看了也不住潸然泪下。只是这世上从来没有后悔药。人生就像一个圆点,从起点到终点,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素不相识,到相遇,再到相爱,最后又分离,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起点。纵是情深似海,也抵不过似水流年,生命中有些离别注定会发生。一场相遇便是起源,相处便是续缘,相爱相知便是惜缘。人生最难是珍惜,但也只有懂得了珍惜,才会少几分遗憾,多几分幸福。若不然,只能像纳兰那样对着残阳斜风,空念“当时只道是寻常”。 ——转自网络
注册玫瑰网会员可以写自己的故事!立即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