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目的并不是生育,生育是生物本能,只需要两**合即可,不需要建立长期性、制度性的约束关系。动物都要生育繁衍,但除了人类,其它动物并不结婚,也没有婚姻制度。
婚姻是一项基础性的社会制度,其形态也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高度相关,与其它社会制度相配套运行。
进入农耕时代之前,人类还没有私有财产的概念的时候,就无所谓婚姻,更没有与婚姻相关的道德和法律约束。
进入农耕时代之后,人类开始有了私有财产的概念,婚姻开始出现。但整个农耕时代的婚姻基本上都是一夫多妻制的,以男性为中心。这是因为,在农耕时代,男性是生产活动的主力,家庭财产主要来自男性,女性在家庭中没有财产分配权,社会地位比较低下,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就比较低。
到工业时代以后,女性也开始参与社会化的生产活动,社会地位提高,也开始有财产权,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开始逐步提高。与此相应,婚姻也逐步从一夫多妻制转变为一夫一妻制。相比于农业时代,一夫一妻制在早期显然是对男性的限制。
婚姻本身是违反人类本性的,人类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混合体,所以,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实际上都有生物性的一面。见异思迁,看到更好的异性会被吸引,这是生物本能。比如说,男性非常专一,二十岁的时候喜欢二十岁的小姑娘,四十岁的时候还是喜欢二十岁的小姑娘,六十岁的时候喜欢的仍然是二十岁的小姑娘。所以,在动物界,并没有固定的***。
现代婚姻制度就建立在个人为中心的财产权的基础上。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婚姻首先意味着财产关系,两个人组成一个家庭,财产随之合并,但本质上而类似于一个合伙制公司。而且,这种婚姻制度下的家庭,财产是可以随时按照股份进行分割和分配的。这也是现代婚姻法越来越像离婚指南的原因,实际上并不保护家庭,而是规定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角色、功能、地位、权利、义务,以及在离婚时进行财产清算和分割。
本文来源:[玫瑰网,www.mgq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