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G人跑到日本去抢购马桶盖,跑到欧洲去买奢侈品,但许多人没有注意到,大批罗马尼亚等中欧人、非洲人、东南亚人都跑到中国的义乌市场采购中国的便宜廉价小商品;还有许多发达**的老外,曾经在上海的襄阳南路大肆采购山寨版的世界名牌的包包;在广州皮包鞋帽等批发市场海量采购中国的廉价商品。这只是一个贫富现象的两个极端:欧美赚中国有钱人的钱,欧美以及东南亚非洲人买中国货回家后,去赚当地普通收入阶层的钱。
小商品发达便宜程度中国第一,奢侈品牛欧美吹得响。高大上的价值观被欧美抢到了跑道,低廉平的实惠观,深入中国的人心。毕竟这个世界80%以上的财富,掌握在20%的有钱人手里,这就是“二八黄金分割线”定律,有钱的更有钱,没钱的更贫困,再怎么嚷嚷,尊严是建立在吃饱饭的基础之上。

据说,这个世界只有两个**掌握了手表“陀飞轮”技术,一个是瑞士,一个是中国。曾看到过一个视频,瑞士制表专家对中国出品的陀飞轮手表,进行过严格的测试,结果不得不承认,中国天津的“海鸥牌”、“上海牌”陀飞轮手表质量,与瑞士世界一流名表相比,质量几乎难分伯仲,但中国制造的陀飞轮手表,价格不到世界一类名表的几分之一。
尤其搞笑的是,瑞士制表专家还对中国山寨A表进行过测试,试图分解出中国山寨世界名表与正宗世界名表之间的“巨大差异”,测试结果让瑞士制表专家都傻了眼:中国山寨的A货世界名表的质量,与正宗的世界名表的质量,差异“微乎其微”,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欧美制表专家对中国A货山寨名表不作任何评论的根本原因:欧美名表是大太太养的,中国A货山寨名表是“野*”生的。质量差不多,区别就在正庶,价格相差一个零。这也解释了欧美、非洲、东南亚许多**中下收入的群体,一边大骂中国山寨,一边享受中国山寨的超级便宜带来的利润。

世界名表欧美占据龙头老大的地位,中国陀飞轮全部引进国外最优质的钢材,而且在工艺制作上有自己的独创,但没办法,还是只能卖“婊子”价格,不能卖“公主”价格。比如:百达翡丽18K金陀飞轮,卖价三百多万,中国A货18K金高仿百达翡丽陀飞轮,质量经过行业专家的反复测试,与真货相差微乎其微,但只卖正货不到百分之二,其中黄金占据一半以上的成本。你让千百万想佩戴百达翡丽陀飞轮的*丝怎么办?
卡地亚蓝气球手表款式非常经典,全钢正版卖4.7万,全钢山寨A货卖5000,全钢山寨B货卖800,全钢C货卖350。网上曾看到一个帖子:有人在法国专卖店买了一个卡地亚全钢蓝气球手表正货,发现同样款式,国内买A货只要2千,于是也买了一个,拿到修表专家那里去比较质量,给出的结论是一句话:质量差不多,名气不一样。
早些年大批老外在上海襄阳南路购买中国A货世界名牌皮包,山寨世界品牌的皮包,无论质量还是款式,都达到乱真的程度,但名牌货与山寨货的价格,相差“两个零”,老外*丝也不傻,买了大批山寨A货皮包,哪怕回家送送人,也很有面子,不枉到中国来一趟,人情、人心都是一样,花上万元买个包包送人,对广大老外*丝来说,谁送得起?现在义乌、广州皮包市场批发的世界名牌的包包,只是在品牌的标识上,搞一些花头,换个字母,老外不认。后来世界名牌包包生产厂家的老外老板抗议了,嚷得最凶的理由是“知识产权”,如果买真货,老外在当地买,远比在国内买便宜,不可能跑到中国来买。

上海淮海路上“卡地亚”名表专卖店,据说是卡地亚公司直接设立的专卖店,消费者进去一看,同样款式的卡地亚名表,在法国当地卖的价格,比在上海卖的价格,贵的程度要翻两个“跟头”,所以生意极为清淡,能买得起世界名表的消费者,哪个不是“人精”?在国内买一个正宗的卡地亚名表,还不如跑到法国去买,连来回的飞机票+差旅费+观光费全部“报销”外,还有积余,实在是进口名表的税费太高了,把国人都当傻子了。一位朋友在欧洲买了一个“宝玑”名表,讨价还价花了3万**币,跑到国内一看,同样款式的宝玑,售价12.4万,朋友笑了:在国内买一个老外名表,在国外可以买3个,还包括来回机票+一切旅行费用外,还能略有剩余。
曾经老家附近的老邻居,上海一位80多岁的钟表老技师告诉笔者,世界名牌手表的材料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一般批量生产的工艺装配和技术含量,只需要四个字即可:“熟练、精心”。现在手表组装都是“机械自动化”,没什么花头,值点钱的手表,光看牌子是外行,内行看机芯,机芯看“统芯”,还是“特芯”。牌子再好,“统芯”不值钱,“特芯”还算有点收藏价值,90%手表爱好者,其实都是“洋葱头”,名牌的主要成本还是广告和宣传,单纯地从售价和成本之间来说,“虚”的占99%,“实”的不到1%,名牌都是有钱人捧出来的。玩钟表,不懂“统芯与特芯”,不懂“三问”的核心元素,都是“钟表乡巴佬”,至于那些花钱买世界名牌石英、电子钟表的仁兄,更是巴得“不省人事”,行内叫他们“钟表老巴”,就是这么回事。

这番话令我震撼。玩了一百多个自以为“稀奇古怪”的钟表,如果不是经常把钟表送到钟表老法师那里去维修、清洗,没事聊聊天、讨教一些钟表的技术与价值问题,自己对钟表确实巴得“不省人事”,还自以为什么都懂,那些老资格拍卖行的估价师,真的不是吃素的,能入他们法眼的钟表,至少是稀少的“特芯”,现在的“统芯”几乎都是机械流水线装配的,偶尔有几个部件人工装配,牛皮吹得天价响,这与中国的奢侈品——富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创新的翡翠、白玉,无论是材质价值,还是艺术价值,欧美的钟表很难与之相提并论,尽管这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高峰。
曾经在上海虬江路、广州火车站后面的钟表城,看到山寨版的“陀飞轮”,他们还把山寨版陀飞轮分为“一代陀飞轮”和“第三代陀飞轮”,如果批量订货,要什么牌子,有什么牌子,A货名牌批发价格3000-6500一个,各项技术指标绝对到位,而且确保是正规手表厂家装配,你可以请钟表技师验货,哪怕验一个星期的货,都没问题。现在山寨名表最大的技术难题是“敲钢印”,老外“钢印师”手里那把榔头真叫绝活,一榔头下去,说一斤,绝不九两半,中国还没有这种敲钢印绝活的“钢印师”,只好“电脑钢印”,毕竟电脑钢印比较呆板,内行一眼就能辨识。
保护知识产权,说白了就是保护有钱人的利益。都说ZG人没有知识产权的意识,没办法,就俺这体制,哪里有那么多的创新?我就不信,我们的航母、核心技术的发动机,不参考不山寨老外的技术?有钱人要吃饭,穷人也不能等死,山寨最多罚款、坐牢,不会毙。况且全民山寨,到头来,老外也干瞪眼,瑞士人口不过千把万,俺山寨名表上亿个,你瑞士就是全体出动打假,人手不够。老外也想山寨俺们的翡翠、白玉,可是材料太贵,成本高昂,再加上机雕与人雕完全不一样,何况每块石头品质差异太大,无法垄断,在珠宝里,老外只好垄断钻石,中国玉雕领先世界,上帝很公平,大家都有一口饭吃。无非是你老外吃鱼吃肉,我们吃口泡饭罢了。
其实,老外的瓷器制造技术,最早还是山寨中国的技术,就象当年日本人偷窃中国绍兴黄酒酿造技术一样,结果发现,黄酒使用的“鉴湖水”,是日本人无法偷窃的一样,大家都有山寨的历史。学习的第一阶段就是“山寨”,之后才会有“独创”。别说商品被山寨,许多教授、作家的文章、作品也大量山寨欧美的,甚至大段大段抄袭,他们甚至忘记了一个道理:抄袭一家叫“蠢材”,抄袭百家才叫“天才”。
山寨最大的问题是“三无”:无品牌、无质保、无信誉,那就要靠“眼力”,练出一副火眼金睛的成本很高,那就要进入玩家圈子,这就好比“仙人指路”,许多精明的人不想让别人赚一分钱,又想拿到山寨A货的“煞根价”,结果难免吃药,这也是山寨货卖不出高价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