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之词,以苏轼的水调歌头跟张孝祥念*娇名气最大。尤其是后者,《湘绮楼词评》说:“飘飘有凌云之气,觉东坡《水调》犹有尘心。”
但以鄙人读词的感受,中秋词写得最棒的还是汪公精卫:
一片旧时月,流影入中庭。问天於世何意,岁岁眼常青。天上琼楼皎洁,人世金瓯残缺,两两苦相形。拂衣舍之去,欹枕听长更。
饫孤光,似冰雪,夜伶伶,银河清浅,怎载得如许飘萍。鸿雁北来还去,乌鹊南飞又止,无处不零丁,何辞千里远,共此一窗明。
汪公的这首词怎么个好法呢?套用一句我D的文艺八股:有思想性。“天上琼楼皎洁,人世金瓯残缺”,忧国伤时之情,跃然纸上。俺顶喜欢下半阙的那句“银河清浅,怎载得如许飘萍”。与道君皇帝《宴山亭》中“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异曲同工。再套用一句古人论词的陈腔滥调:忠厚之至,缠绵之至。
苏、张的中秋词,俺读过也就放下了,而汪公这首《水调歌头》,却令鄙人反复吟咏,低徊不已。
表现爱国情怀的,还有一首《朝中措》。这是1943年写的:
城楼百尺倚空苍。雁背正低翔。满地萧萧落叶,黄花留住斜阳。阑干拍遍,心头块垒,眼底风光。为问青山绿水,能禁几度兴亡。
也许有人会问,汪不是个汉卖国贼麽?嘿嘿,那就是long story了
本文来源:[玫瑰网,www.mgq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