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一种权利

发表于| 人气:742

最近几年很少参与社会公开活动的李银河,因为一本畅销书又与读者坐到了一起。这本专门讲一??的书名为《天亮以后说分手》,上市3个月销量接近15万册。这个销量是否反映了ZG人已经具备了公开讨论一??的勇气和条件?

李银河,1952年2月生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著有《ZG人的♂♀与婚姻》、《他们的世界》、《中国男tx恋群落》等。是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也是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社会性学家之一,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一:肉体快乐

性有三种目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生育。历史上曾经有很多文化、宗教,认为性惟一的合法的目的就是生育。有一位基督教的圣人,他说性是罪恶的,即使是fuqi之间为了传宗接代,也是一种罪恶。有一位基督教的领袖这样讲:我真希望上帝当初能够想出另外一种办法让人来传宗接代,这样人就可以避免性行为这种罪恶了。

第二种目的就是为了建立某种关系,比如说爱情关系、婚姻关系等。

第三种就是为了单纯的肉体快乐。一??显然是属于第三种,它纯粹是为了肉体快乐。当然一??也不排除有发展成第一种和第二种目的的可能性,比如说我听别人讲过,有的人会在一??之后产生了感情,最后建立了婚姻,这种情况也是有的。但是它在一??里面的确是属于一种意外,不是一开始做的时候就有的目的。

二:并非道德沦丧

从道德上,应当怎样评价一??呢?我们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第一是看人们在做什么,第二要看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而比较少讨论这个事是好事还是坏事。所以我觉得这里面有两个角色:研究者和牧师。牧师肯定会做道德评价,研究者一般不愿意这样枉下评判。因为道德是因地而异的,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来评价人们的行为。比如说在食人族的部落,吃人这件事对外人来说是很不道德的,可是在食人族那里是道德的。大家应该有一个新的思维,不是说所有地方和所有时间都有一个固定的道德标准。

在一??问题上,就有一对多的问题,这些人没有选择一对一的关系,而是选择了一对多,他有很多的伴侣。中国的传统道德一直是从一而终、嫁*随*、白头偕老的。但是要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想想,这个人一生换了很多***,他也不一定就是坏的,不能够绝对地说所有有过一??的人都道德沦丧。

三:一??是一种权利

在权利和道德这一对概念上,怎么对“一??”做评价?权利和道德里面权利更重要。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主要是女人),她到底有没有权利跟很多陌生人去做?按照中华**共和国的法律来说,她是可以这么做的,因为法律不禁止。咱们有这样一种习惯思维:凡是法律不允许的、法律没有说允许的,都不能做。而事实应该是,凡是法律不禁止的都可以做。在中国的法律里面没有禁止成年人在婚姻之外发生性关系。如果从权利的角度来说,一个人有权利这么做,至于道德怎么来评价,这是见仁见智的。如果你喜欢一对一,觉得一对一是好的,那你可以认为和陌生人做一??是不好的;但是持另外一种道德标准的人也可以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好。

四:绝对有害

一??肯定会带来害处。第一是婚外怀孕,另外一个害处就是性病传播。性病这个东西,***增加一个,得病的几率就会增加很多。尤其是一??,你不可能很详细地了解对方到底是个什么人,甚至你都没有机会问他有没有性病,或者是问不出真话来。

大家可能不知道性病现在在世界上已经有多么大的危害了。我有几个数字,美国每年有1200万人是性病的新感染者,每年花在治疗性病上面的费用要达到170亿美元。性伴太多,尤其是和陌生人有性行为,就增加感染性病的危险。

第三个方面的危险是抢劫、强和谋杀。大家是否记得巴勒斯坦的一个小伙子,通过网恋跟一个以色列女孩约会,实际上这个男孩子的目的就是谋杀,他们见面的时候他就把那个女孩谋杀了。如果你在网上认识了一个陌生人,然后两个人出去有一??的话,这中间强、抢劫这些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另外比如说恋。恋有一个规则就是一定要在熟人之间进行,因为做*过程中会有捆绑等行为,如果是和一个陌生人做,你被人家捆着不能动,这个时候很难说他会不会给你一刀。当然,绝大多数都不会碰到这种情况,但是这也是一??有可能带来的害处。

五:性是一个好东西

我发现很多人对一??非常恐惧,惊慌失措,觉得像是洪水猛兽一样。有一个对ZG人来说比较新鲜的观念,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观念,一??这样的事情我们就知道该怎么看了。那就是“性”这个东西是一个好东西还是一件坏事。

在过去比较禁欲的气氛里,很多人都不自觉地有一种观点,觉得性是一件坏事,很恐怖,很糟糕,很坏。如果你要是这样想的话,你就会对所有一??和性革命这些东西都持一个否定的态度,会觉得是道德沦丧,国将不国了。

如果你觉得性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件好事,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实际上性是一个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的事情。我们过去对性有太多扭曲的看法,在中国古代一向把性作为一种阴阳合和,把性叫“云雨”,男女的交合就好像是天地交融,最后人生了孩子,地上就孕育出了一些果实等等。从中国古代的性观念来看,人们对性是比较肯定的。如果大家能够有这样的观念,对很多问题就会有一个比较正确的看法了。(文/李银河,摘自大洋网。本文仅供参考文章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附相关文章:《中国20年♂♀观转变》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新中国走过了生活物质飞速发展的20年,这20年对中国来说意义非凡。改革开放为中国打开了对外的门户,在生活物质发展的同时,ZG人在性观念上,也进行了一场巨大的变革。

上世纪80年代初,街头穿喇叭裤、留长发、提着录音机走过的青年被人们不屑地称为“流氓”;邓丽君的歌刚刚流传到大陆,便被列为“靡靡之音”而一度被封杀;青年男女谈恋爱,基本上保持着挽手看电影或轧马路,那时,如果有婚前性行为,被单位知道了,则可能被除名;电视报纸广告很少,还停留在产品实行“三包”的阶段,人们还没有“美女生活物质”的意识;学校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中心思想是做又红又专的革命接班人;而在医院,是没有男性专科或性病门诊的;印度电影《流浪者》里拉兹和丽达的某些亲昵镜头,是人们所能公开接触到的为数不多的感官刺激之一……

正如著名性社会学家李银河说的那样,性的开放是生活物质发展的结果,生活物质发展为性的开放提供了可能性。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渐渐走向多元,ZG人也开始接受和实践着各种新的性观念,但仍然是有禁锢的。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似乎最能说明问题:上世纪80年代初,《少女之心》仍是禁书;1993年陕西作家贾平凹出版的长篇小说《废都》,被称为“黄书”引起非议;几年以后,卫慧的《上海宝贝》便以更加直接*露的文字,向人们展示了都市年轻女性的性观念;2001年,九丹的《乌鸦》出版,这是一部被称为“*女文学”的小说,很多人为之不齿,却没有被禁,这似乎体现了人们对性的某种宽容。

同样,各个时期的影视作品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对性的不同理解和关注。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所能看到的“言情”片,除了印度电影,就是中国的《甜蜜的事业》、《爱情啊你姓什么》等;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台湾的琼瑶片流进大陆;刘晓庆和杨在葆演的《原野》因片中有部分*露镜头,过了好几年才得以公映;而到了2001年,同样有*露镜头的、大陆演员参演的tx恋题材电影《蓝宇》竟大受好评……

而在现实生活中,20年前乃至10年前不可想象的***、一??、婚前性行为、网络虚拟♂♀、性派对、性?扰、对tx恋群体的关注等,已经成为了社会现象,姑且不论这些性现象是否全部符合传统道德规范,但人们对性的宽容,确然表明了社会的宽容度在增大。当然,我们并非提倡上述某些性观念和性行为,因为其本身是对家庭稳定的挑战,是对传统道德规范的悖离。但无论如何,性观念毕竟是反映社会生活物质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数,正确与否,关键在于引导,再用20年前乃至更早时期的打压手段,那只能是一种倒退。

关键词:

1、婚前性行为。20年前称为“偷尝禁果”,10年前称非法同居,5年前叫事实婚姻,现在叫婚前同居,属于不被《婚姻法》保护之列。“偷尝禁果”一词,现在专指***人的性行为。

2、***。20年前称为“乱搞”或“搞破鞋”,10年前开始蔓延到普通家庭,并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寻找真正的幸福;现在还有一个说法,叫“婚外性”,即性与情可以分离,不一定影响家庭的维持。

3、成人用品商店。20年前没有,5年前开始渐露端倪,普遍起店名曰“亚当”或“夏娃”。店里销售商品包括男女自慰器具、各类壮阳药、情趣避孕套等。除街头店面,各网站也普遍存在。

4、一??。20年前基本没有,一般“**”之后都会再延续一段较稳定的时期;10年前逐渐流传起来,几乎成为新潮男女的一个标志,显示现代人对性的超脱;现在甚至出现许多一??网站或一??酒吧,据说实践者一般都直截了当,直奔主题,天亮就“有缘再见”,甚至不用互通姓名。

5、虚拟♂♀。网络在5年前流传到中国,确实为ZG人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20年前或10年前,谁敢想象两个未曾谋面的人可以做*?而网络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据称有的人真的可以在虚拟做*中得到性*潮。继而还有没见过面的网友在网上结婚,某些男人借此实现三妻四妾的虚妄“梦想”。而另一些所谓被“耽误”的一代,也可以网络上获得“第二春”。

6、性工作者。20年前很少见,最多隐藏在小城镇最阴暗的角落;10年前城市里出现了众多“坐台小姐”,同时街头“流莺”无数;现在除了歌舞厅,还有众多发廊、**院都提供*情服*。但同时强案似乎少见了,而20年前强犯会遭毙,是人们尤其是广大妇女最痛恨的罪犯。

7、**。20年前ZG人普遍都比较穷,当然不可能有人去“包**”;**在差不多10年前出现,一经发掘,便风起云涌,有点钱的男人纷纷甚嚣尘上,很有点赶时髦的态势。

8、性派对。20年前城市某些堕落青年参与,名称是“贴面舞会”,如被检举,可能被判“流氓罪”入狱;10年前在社会公开舞会上,所有人仍被禁止跳“贴面舞”;现在在都市白领之间开始流行,主要内容是换偶,但至今没有媒体记者真正打入其中获取第一手材料。

9、性?扰。20年前叫“耍流氓”,10年前叫“猥亵”,这个词正式出现是近几年的事。学术解释是:地位高的人占地位低的人的便宜。过去一般是指男上司对女下属,但近两年也有女上司对男下级进行性?扰的案例。

10、变性。20年前没有人敢想,属大逆不道之事;10年前因为有金星垫底,逐渐有变性人公开出现,但基本上都在演艺圈以变性搏噱头,如胡文阁、张咪咪;现在人们已普遍持宽容态度,但仍非常好奇。

11、同志。20年前专指革命志同道合于革命事业之人;10年前仍为此意,5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同志有了专指定义:tx恋。现在很多城市都有同志酒吧,为同志们提供交流、聚会的场所。但多数会遭有关部门查封。

12、性门诊。属近几年的新生事物。伴随生活物质发展,ZG人开始有钱了,一有钱就容易变“坏”,于是各种一度灭绝了的性病又在中国大陆上呈燎原之势,这从街头各种性病专科及正规医院开设性门诊可窥一斑。而在20年前,人们基本上没有机会得性病。

13、性教育。属更新的新生事物,主要针对青少年。20年前的学校也开设生理卫生课,但遇到生殖系统一章,老师基本跳过不讲,女学生经期时上体育课也不好意思请假。近几年随着网络和电视的普及,随着***人“偷尝禁果”人数的增多,教育部门认识到正确引导的重要性,某些城市的中学已开始向学生教授如何使用安全套。

14、性生活物质。20年前没有,10年前开始出现,即各种媒介上开始出现与“性”有关的画面以吸引眼球;近几年来各地的“选美”大赛更是如火如荼,电视广告也多数取年轻貌美的女性来作其形象代言人,或者干脆说:“女人对男人的要求,就是男人对××的要求”。而几乎每本女性杂志或健康杂志,都有♂♀专栏。

15、?秽品。20年前《少女之心》或《曼娜回忆录》就算黄色?秽品;10年前已开始有国外的《花花公子》悄悄进入大陆,三级片也在录相厅偷偷放映,有关部门会不定期检查,一旦发现,罚款若干;现在任何一个盗版VCD市场都有三级片或A片出售,有的fuqi甚至将其当作性教材,而不再像10年前那样关在屋里偷偷摸摸看。网络的黄色网站更是鲜活生动,已发展到家长不放心孩子单独上网的地步。

16、段子。20年前属民间流传的黄色笑话,10多年前已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各类酒桌;自网络和手机短信泛滥之后,黄段子已成为ZG人佐餐的一道兴奋剂。

〔假设〕:将张行和红豆“时空挪移”上世纪八十年代,张行以一首《迟到》红遍全国。但不知为何,张行忽然消失了。大家都不知具体原因,只是隐约听到他是在1985年的一场严打整治斗争中被抓了,说是犯了“流氓罪”。

直到2002年5月,张行在接受电视采访时,才讲出了十几年前的一段隐情。他说就是因一场三角恋爱,而且跟他的成名一点关系都没有。进工厂时他认识了两个女孩,成名前大家就结束了,成名了以后那两个女孩就老是来找他。张行因为老在外地演出就没有理她们,结果其中的一个对记者说,张行现在成名了就把她给踢掉了,那女孩子说她一年为他打9次胎。文章出来后,张行就成了一个万恶不赦的“流氓”。张行说,他跟女性发生性关系就被说成是“流氓”,那现在这社会上不是很多人都算“流氓”?

另一个歌星红豆,于今年被曝出猥亵多名男童的丑事,此前两个月,红豆还出任了中国儿童基金会“安康计划”的形象大使。

6月,红豆被判有期徒刑3年半。

如果我们调换一下时间,把张行放到现在来对待,那他的“三角恋爱”相对于现在的“包**”、“一??”来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如果红豆在张行的那个谈性色变的年代就“猥亵男童”的话,那他可能早就身首异处了,人们对性的宽容已让人觉得这个社会不断在进步,但我们还没“宽容”到笑看红豆随意猥亵青少年的地步。红豆的这种近乎变态的“流氓”行径和张行“流氓”做法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一个是新世纪发生的令人无法忍受的犯罪行为,一个是在全国“严打”的非常时期下出现的稍有违背道德的“流氓行为”。如果将两人出现的时间对调一下,则可能张行什么事都没有,照旧泡在温柔乡里;而红豆就可能不是判3年半徒刑这么简单!

为了情感与快乐做*--ZG人20年♂♀观1980年:婚姻法和独生子女政策1980年,两个表面看来与性无关的事物横空出世了,它们给ZG人性观念的巨变打开了大门。它们就是1980年公布的新《婚姻法》和1980年开始提倡和推行的独生子女政策。

在新《婚姻法》中,离婚的必要条件被修改为:第一,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第二,经调解无效。从此,ZG人逐步地确立了一系列新观念:爱情是婚姻的灵魂、爱情至高无上、没有爱情的婚姻才是不道德的。

从1980年起,独生子女政策成为国策,成为绝大多数城市fuqi的自觉行为。

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这是合法并铺天盖地般地宣称:人们之所以过fuqi生活,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儿育女。几乎每一个ZG人心里都明白:是为了表达爱情和寻求身心快乐。于是,渐渐地,有没有快乐(而不是有没有子女)开始成为fuqi衡量自己的婚姻质量的重要标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fuqi之间寻求那些更能够使双方快乐的性行为方式;性知识、性科学开始成为人们的急切的需求;几乎一切性方面的传统观念都被质疑了。

独生子女政策减少了女性的怀孕、生殖和哺育,更使她们减少了对可能怀孕的恐惧与担忧。这样一来,女性可以投入fuqi生活的时间增加了,女性潜在的??望和性能力也被解放了。

1985年:两本书激活中国性学阮芳赋的《性知识手册》和吴阶平的《性医学》是1985年前后的破禁区之作,终于在1988年促成了“性学热”。

80年代初期的“陈世美”和“第三者足”,开始变成“婚外恋”,接着又变成完全是褒义的“傍家儿”和“情人”。过去带有粗俗色彩的“**”,变成了中性的“fuqi生活”,然后又变成了极富有情感的“做*”。官方使用的“*情?秽品”一词,在一些人那里被叫做“毛片儿”,已经没有贬义。

当然,那时的ZG人基本上还是想得多,做得少。好几位研究者的不同调查都表明:虽然宽容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的人在大城市里已经非常多,甚至超过了半数,但是自己真正这样做的人却少得多,甚至只有百分之几。

1992年:性与爱情婚姻脱离1992年以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以个人为单位,在性方面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个体化,已经越来越难于用任何统一的理论来加以解释了。不是人们的性观念问题已经解决了,而是性观念已经深深地渗入了人们的个体选择和私人行为,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是根据自己的现实利益来行动,而不是根据任何一种理论或者大众性观念。

因此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在上世纪90年代的ZG人里,两个新的现象成为了“问题”:一、社会丑恶现象。就性问题而言,上世纪80年代的ZG人关注的是婚前、婚外的性行为与性关系。二、从1992年起,一种跟爱情、婚姻都没有多大关系的现象,开始成为人们谈论性问题时的热点,那就是瞟c卖?,以及作为其延伸内容的“傍大款”、“养小蜜”和“纳妾”。

2000年:性,男人是弱者笔者在1994年的调查数据反映出:在婚内fuqi生活里,女性的期望、企求和评定标准之高,已经开始超过男性了,因此女性的失落、不满和变更意愿也开始超过男性。而在1989年和那之前的各次调查中,几乎在所有方面,男性的期望都高于女性。

笔者在1991年和1995年分别进行的调查还表明:在北京市的大学生里,现在的女生发生过各种性活动的人,比1991年的女生有了显著的增加。但是在男生里,这个比例却是持平的!

中国的大多数男人都以为,所谓性知识不过就是一些性技巧,恰恰因此,男人才很少懂得性的心灵方面的知识,很少能够正视自己。因此,在性方面,男人在90年代里开始落后于女性的进展。

最明显的阴盛阳衰,就是“壮阳药”大泛滥。这确实能表明,中国男性的性心理日益脆弱,越来越不懂变化了的女性。笔者相信,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中国将进入“性,男人是弱者”的时代。



相关主题: 谈恋爱

本文来源:[玫瑰网,www.mgqr.com]

注册玫瑰网会员可以写自己的故事!立即免费注册
更新的故事
我要评论:
更多>>
  • 🙂
  • 😂
  • 😘
  • 😅
  • 👍
  • 💰
  • 💞
     


下一篇:千金易得,知己难遇上一篇:一??的十大好处(转帖)

客服微信号:mgqrkefu       官方客服QQ:278206907(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咨询客服    客服中心

    

法律声明:禁止未成年人、色情服务者、婚姻幸福者注册,禁止在本站发布任何色情信息。为避免误导,原玫瑰情人网正式更名为玫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