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识爱滋味
有人说,爱与死是永恒的主题。我以为,对多数人而言,死是晚年才会频频顾虑的事;而爱,却有意无意,贯穿一生。你看,少年时初尝禁果,青年时逐鹿花园,中年了“红旗”“彩旗”,到晚年还余音绕梁,梦魂牵绕。人类情爱,真是妙不可言。然而,爱情深处的个中三味,却不那么容易品尝出来。
和她相识时,我已是“使君有妇”,而她也“罗敷有夫”。在两单位青年一起演讲、打球、跳舞、娱乐活动中,我们无可救药地相爱了。我俩一起复习英语,规划留学,憧憬未来的事业。有一天,她病了,我去看她,坐在床边。大门响起,她先生回家走了进来,和她争吵,继而扭打。就在他和她扭打的一瞬间,我内心的歉疚陡然消失,一股保护女性的英雄气腾然涌上大脑。我不顾一切,一把抓住她先生:冲我来,不可以欺负一个弱女子,否则我们去中山陵决斗……我一眼镜书生,竟也在气势上压倒了他。终因其时我们并无肌肤之亲,他退却了……
我们愈加恩爱,明故宫、珍珠泉、前湖、南唐二陵,留下我们的身影,写文章、背单词、讨论人生,有说不尽的话,做不厌的事。朋友们艳羡我们,我们庆幸拥有对方。但两年后的一件事让我们的关系骤然降温。
她的一个追求者开了一个家庭party,邀她参加,而我对此公评价不高。她便瞒着我前去。聚会上追求者趁着酒兴对她公开追求让她难堪。她终感不快,几天后向我和盘托出,但要我一定不得惩罚追求者。我气愤,我愤怒,总觉得是她对我的背叛而难以释怀。在朋友的惋惜声中,我们越走越远,过了一年,她去了国外。
转眼20年过去了,有一次读了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代表作《怎么办》,书中男主角罗普霍夫的心上人薇拉爱上罗的好友吉尔沙若夫,罗假装自杀去了美国,成全了薇拉之爱。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掩卷长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爱的境界,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付出,在于付出之中涌动着由衷的愉悦;爱的境界,不在于控制,而在于自由,哪怕这种自由可能会令你有些许不快。爱情中的绅士精神,不在于抢先为女士拉开车门,不在于酒席之中默默地把单买了,而在于信任和宽容。爱完美无瑕不难,但完美无瑕几无可能;能宽容白璧之微瑕,能真诚地爱着有微瑕的白璧,或许这才是爱的深层滋味吧。
本文来源:[玫瑰网,www.mgq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