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下一站在哪
可能今生我注定要属于飘泊。
幼时对旅途的记忆,来源于一个个支离破碎的黑夜。记忆里,天边总是挂有几颗残星,冷清的街道对着无边的黑夜,偶尔伴着几声狗吠,我在父亲的牵引下从枣阳踏上开往孝感的列车;在拥挤的汽车上依偎在母亲身边从枣阳赶往父亲工作的地方。可能是幼时对旅途埋下太多的情愫,每当看到无边无际驶向天边的铁轨时,仿佛就闻到了远行的气息.
那时从枣阳到孝感,好象是到一个遥远的国度。有一次在回孝感的时候,可能是带的东西太多了,下火车走了不久,父亲就把我一个人留在一个铁匠铺里,带着哥哥先走了,我一个人寂寞的翻着小人书,天渐渐黑了下来,置身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我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一直等到父亲和二伯出现的那一瞬间。
15岁时,我开始从枣阳来到襄樊求学。从无知到判逆年代到青年,始终埋有一颗躁动的心情,那就是我渴望能走的更远。年轻的我怀抱梦想,幻想着自己是一个游侠,行走在江湖。没想到从工厂下岗后,我真的开始四处飘泊,这时的我已经没有当年的豪情,我渴望能够呆在家中,过着平淡的生活。每当听到窗外的雨声,不由得想起宋朝蒋捷的词:“少年听雨红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晴,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是啊,人到中年,白发渐生,为了生活四处飘零,怎能不徒生一丝感叹。我没了方向,随波逐流。不知前面等着我是什么,我的下一站会在哪里?
本文来源:[玫瑰网,www.mgq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