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象巨龙从江城西面的平地跃起,由南向北腾空而去。山上繁花似锦,芳香四溢;林木茂盛,郁郁葱葱;尽现一派**生机。更有峰顶高高耸立的电视转播塔尖顶的四盏红灯,在夜幕中闪闪烁烁,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令人驻足观赏。但,我更欣赏的,是西山的晨歌。
西山主峰东面有条像由多个”之”字形连成的上山主道,半山腰佛殿以下,是以水泥为主筑成的曲径通幽的盘山小道,佛殿以上则似直上蓝天的石阶云梯。是它,魔力般地吸引着无数的人们来此攀登。
清晨,起早登上山顶的人们,有的发出”啊——啊——啊——”的呼喊,仿佛要唤醒沉睡的西山。有的引吭高歌,悠扬清亮的歌声,打破了山林的宁静,回荡在静谧的林间。这发自人们心灵的歌啊,让寂静的西山充满活力,让沐着晨曦汗涔涔的人们,心旷神怡!
难挡这份诱惑,八月初,我也融入这登山人流。一天,我误把四点当五点,摸黑攀登在这山路上。本想:这回我该成为今天爬山冠军了,一到山顶才知,连第四名都没挨上。还有一次,我还没有爬到半山,竟有人照着电筒返回了。此时最多只有四点半。我满心狐疑:想独享这清新空气和宁静非得这么早吗?
日复一日的西山晨炼,我有了更多的发现。
曾听有人问同伴:“我们爬山要到哪个月才结束?”我想:爬山是为了锻炼身体,哪能规定哪个月结束的?经了解,森林救火和消防人员,有的单位就规定在一定时令清晨必须来爬西山。当我们英勇的救火队员和消防人员奋不顾身地出现在灾情现场时,谁知这和每天西山的晨炼有联系呢?还有一位银行的保卫干部,他每天到西山晨炼要来回三趟才罢休,这不能说与他的职业无关吧?他的那分执着,那股韧劲,着实让人钦佩!
当然,来这儿锻炼的有各行各业的人们。瞧,那身着红衣白裤的胖姐,象扭秧歌似地向上攀登,手,一个劲儿地抹着汗,她是教师;那白发苍苍的老者,一步一停顿地向上移动,还听着收音机里美妙乐曲的,是离休干部;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个70多岁的老人爬到半山还要做五下引体向上,你信吗?那确是真的!他是个退休老工人。西山不算巍峨,但陡峭的山路,一个来回一般得化半小时。倘若途中不休息,你一定会气喘吁吁,浑身冒汗。长期坚持,你一定会筋舒骨坚,肺活量大增。长者会有“60岁的年龄,40岁的身体,20岁的心境”,身胖体弱者准能达到减肥、健美、壮体、强身之目的。这就是在登山的人流中为什么50岁以上的人居多,女人中肥胖的居多的原因。而许多上班族来锻炼,又要在上班前要做完家务,许多人只能选择早起。
国庆期间,听说有个50多岁的男子就在这人们上山锻炼的路旁的树上结束了生命。死者为尊,人们不必妄加非议,但联想到有的大学生自杀,博士生的跳楼,一个古老而严肃的话题,让每个人沉思:人该怎样善待自己的生命?这对西山晨炼的人们来说,答案是明确的。
.每天早上六点,是登西山的人最多的时候。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古来稀”的老者。红男绿女,老老少少,络绎不绝,热闹非凡。看着这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赶来锻炼的人们,我深深地为他们对工作执着的追求,对美的无尽的渴望,对颐养天年的殷切期盼所感动!
本文来源:[玫瑰网,www.mgq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