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否应对未来10年癌情高发

成熟好水阿哥发表于| 人气:643

中国能否应对未来10年癌情高发
  “全国癌症发病形势严峻,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2013年初,由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这样描述中国癌症发病形势。与此描述相对应的,则是一连串冰冷的数据——“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50万,因癌症死亡约250万。”“全国每6分钟就有1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7到8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
  即使不看统计数字,很多人也会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身边罹患癌症的人越来越多。而近年来死于癌症的名人的名单也在不断拉长,令人在唏嘘之余,不时感受到来势汹涌的癌情。
  令人担忧的则是,这样的情势似乎仍未到达峰顶,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副主任陈万青的预测,“未来10年,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将继续攀升。预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的癌症死亡总数将达300万左右,患病总数将达660万。”
  随着中国癌症发病情况的日益严重,2003年,卫生部发布《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把加强肿瘤登记列入癌症预防控制的主要内容。截至2012年,全国的肿瘤登记点达到222个,覆盖人口约两亿。但这仅仅是预防和控制癌症的第一步。
  中国癌症近年来的高发态势,是几十年来社会发展对环境、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的综合结果,无法用抗击SARS那样的战役式策略在短期内取得成效。此外,生活物质的发展也并不必然能够提高公共健康水平,面临“穷癌”与“富癌”并存、癌症年轻化的同时,人口老龄化加速这样复杂的情势,如果不能迅速制定合理的抗癌**战略,未来几十年中国癌情的吃紧,会让每一个人,包括我们的后代成为可能的受害者。
  而对于个人来说,肿瘤医学取得再大的进步,也抵不上良性的生活物质发展模式与个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应对癌症,预防仍然是最好的治疗。
  癌情告急
  全国每6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七到八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未来10年,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将继续攀升。从“癌症县”到“癌症村”,中国肿瘤发病的历史与地理坐标背后,是社会发展与生活方式数十年变迁带来的癌症高发态势
  本刊记者/钱炜(发自广东中山、北京)
  魏矿荣的办公室里,有整整一面墙的大柜子,里面装满一排排泛黄的肿瘤登记卡:姓名、性别、年龄、居住地址、癌种、死亡日期……每张卡片上记载的患者信息不同,但是它们的背后却有一样揪心的故事。广东省中山市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室保存了40年来当地肿瘤患者的资料,作为这个科室的主任,魏矿荣如今不再要用手工处理这些卡片了,随着肿瘤发病情况越来越严重,现在他们每天需要整理的患者信息就有200多条,这些信息都用专门的电脑软件进行处理。
  50岁的魏矿荣皮肤白净,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很多。他在肿瘤登记岗位上度过了27年。日复一日工作的成果,在中国肿瘤统计数据中只占极小的一部分。进入2013年1月,在持续多日的大范围雾霾笼罩下,《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以下简称《年报》)对外发布:“全国每6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七到八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全国癌症发病形势严峻,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50万,因癌症死亡约250万。”伴随着对空气中弥漫的PM2.5的不安,这一连串灰色的数字令ZG人对癌症的认知绷得更紧了。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位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一间狭促的房间里,中心副主任陈万青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这不是他们发布这样的数据了。由于癌症患者日益增多,从2006年开始,这个中心就将原来每五年发布一次肿瘤登记数据,改为每年发布。按照国际惯例,肿瘤登记年报所公布的一般都是3~5年前的资料,因而,最新的数据实际上是从2009年全国104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资料中选取出来的。今年这一次所引起的轰动,是他们自己也没想到的。
  中山:一个地方的癌情变迁
  对于全国癌症统计的这些“大数据”,魏矿荣并不感到吃惊。起码,对于中山市的癌症发病情况他一直了如指掌。他为当地的癌症发病情况算过一笔账:2009年,中山市每天有8.34人被确诊为癌症患者,5.27人死于癌症。而在1970年,当地每天的癌症发病和死亡仅有0.78人。
  在中山市**医院正门旁,肿瘤防治中心拥有一座独立的大楼,魏矿荣所在的研究所就是这座大楼的一部分。肿瘤在中山这个地级市之所以如此受重视,是因为这里曾是鼻咽癌的高发区。鼻咽癌俗称“广东癌”,因为它主要在广东、广西、福建及香港、东南亚等地的居民中发病率较高。鼻咽癌的诱发原因是什么、为何特定地区的人容易罹患此癌,对于这些问题,科学界至今尚未弄清。但好在,这种癌症相对容易治愈,存活率高。因此,中山市早在1970年就建立了专门的肿瘤防治所,对有鼻咽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进行早筛早治。正因为如此,中山市的肿瘤预防、治疗和统计工作才有了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基础。
  1986年,当魏矿荣从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中山市肿瘤研究所搞统计时,他才发现自己坐上了冷板凳。由于自己的工作不受重视,魏矿荣曾经好几次想转行去当临床医生,但是该所创始人、中山大学医学院退休教授胡孟璇总是劝他说:“做一名肿瘤科医生,一次只能救一个人,甚至还救不了;做癌症流行病学工作,一次却能救一批人。”
  魏矿荣的师弟彭杰文是1987年大学毕业来到中山市**医院的。当时他被分配到肿瘤科做医生的时候,境遇与师兄差不了多少。当时的肿瘤科蜗居在老楼的一角,化疗、放疗等不同的部门都挤在一起。由于来看病的人不多,科里总共只有两三个医生三四十张床位,长年住不满。当时来住院的大多是癌症晚期患者,做治疗已是聊胜于无。
  但是从2000年前后开始,彭杰文明显感觉到越来越忙碌。如今已升任肿瘤化疗科主任的他,手下有10名医生,全都拥有医学硕士以上学历。随着临床肿瘤专业越来越火,中山市**医院4年前建了一座大楼,专门用作肿瘤防治中心。如今,这里不仅有整个医院最昂贵的医疗设备——价值3000万元**币的放疗设备“瓦里安直线加速器”;还拥有一般三线城市少有的高科技手段,比如可用于一些特定癌症的基因诊断和生物疗法。这个肿瘤中心的放疗科与化疗科现在加起来总共有三四百张病床,却仍然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长年都有人在排队等待住院。
  坚守在肿瘤统计工作岗位上的魏矿荣比彭杰文更了解整体情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鼻咽癌已经不再是中山地区发病率最高的癌种。这并不是因为鼻咽癌的病例减少了,相反,它的发病率一直稳中有升,但是它的增幅,已经赶不上肺癌、结肠直肠癌等肿瘤的蹿升速度。最新的数据是2009年的,鼻咽癌发病率在中山市男性中居第三位、在女性中排在第四位。肺癌急剧上升,成为当地男女人群皆最易患且死亡最多的头号癌症,结肠直肠癌的发病也呈快速上升的趋势。此外,在这个地区,男性患肝癌的病例长期较多,女性*腺癌的患病率则持续走高。
今年2月,**环保部印发了《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其中明确表示,因受有毒化学品污染,个别地区出现‘癌症村’等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这被认为是承认存在“癌症村”现象的首次官方表态。事实上,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协和医科大学教授杨功焕,在三年前所做的“淮河流域水污染与肿瘤的相关性评估研究”中,已经初步发现了淮河沿岸农村地区癌症发生与水污染的相关性。这可以看做是在学术上对“癌症村”现象迄今为止最为直接的解释。尽管如此,翻开300多页厚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并不能从这份来自官方的权威资料里找到任何有关“癌症村”的描述。
从特殊的老牌“癌症县”,到民间总结的“癌症村”,都只是中国汹涌癌情的“地标”。在广大的城市地区,即使不看统计数字,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身边罹患癌症的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近年来死于癌症的名人的名单在不断拉长,也令人在唏嘘之余,不时感受到癌症严峻的发病形势。
就像“癌症村”所面临的情况一样,大都市里令人胸闷的恶劣空气,还难以在科学上被认定为癌症的元凶。但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早在2007年,癌症就已超越心脑血管病成为北京市民的第一大杀手。该办公室副主任王宁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10年之内,(癌症的)发病率肯定下不来;10年之后能进入平台期就不错了。”而对于目前中国排在第一位的癌症杀手——肺癌的发病形势,媒体普遍引用北京肿瘤医院专家的话说,预计到2033年,ZG人肺癌的发病会出现“井喷”。
随着癌症发病情况的日益严重,2003年,卫生部发布《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把加强肿瘤登记列入癌症预防控制的主要内容。自此,肿瘤登记工作开始全面受到重视。截至2012年,全国的肿瘤登记点达到222个,覆盖人口约两亿。
就在今年1月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公布一周之后,美国癌症学会公布了该国的年度癌症统计报告。报告称,美国2009年的总体癌症死亡率约为10万分之173.1,比1991年最高峰时的10万分之215.1下降了约20%。报告认为,美国的癌症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些数据“令人鼓舞”。
中国的情况则不容乐观。陈万青的预计和王宁不约而同,他说,“由于种种原因,未来10年,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将继续攀升。预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的癌症死亡总数将达300万左右,患病总数将达660万。”
详解中国“癌谱”
  “穷癌”发病率居高不下,“富癌”也增长迅猛,中国正处于从发展中**高发癌谱向发达**高发癌谱过渡的时期。导致中国癌症患者年轻化的原因有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与精神压力过大等。与此同时,“癌情”汹涌的另一个因素是人口的快速老龄化
据统计,从1970年到1990年的20年间,中国癌谱尚以发展中**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为主;而从1990年到21世纪初,肺癌与*腺癌明显地后来居上,成为增幅最大的两种癌症。根据《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以下简称《年报》)的分析,2009年,ZG人患最多的癌症依次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死亡最多的癌种第一位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
  “这就是癌谱的变化。像肝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等属于‘穷癌’,即在发展中**普遍易得的癌症;而肺癌、结直肠癌、*腺癌、淋巴癌、前列腺癌则被称为‘富癌’,是发达**常见的癌种。”陈万青说,“中国目前的形势就是‘穷癌’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同时,‘富癌’也增长迅猛,处于从发展中**高发癌谱向发达**高发癌谱过渡的时期。”
年轻化与老龄化
在中山市**医院的肿瘤病房里,20年前根本没有黑发人,但如今,几乎每一间病房里都住着一位30多岁或40多岁的患者。这个医院的妇科肿瘤医生黄瑾至今还记得,几年前,有个19岁的高中生得了子宫癌,最终切除了所有的内生殖器官,造成终生不育。癌症发病年轻化趋势,是很多一线医生的共识。但更令医疗界感到痛惜和困惑的是,这些年轻的病人,相比同类癌症的老年患者,其病情都要来得更加险恶,治疗效果也没有老年人好。
  《年报》上的发病年龄曲线提示着,中国癌症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腺癌、肺癌、结肠癌、甲状腺癌等癌症的发病年龄均低于此前的数据。最新数据显示,全国35岁至39岁年龄段中,平均每10万人中有87.07人会罹患癌症,而在40岁至44岁年龄段中,这一数字达到了154.53。

本文来源:[玫瑰网,www.mgqr.com]

注册玫瑰网会员可以写自己的故事!立即免费注册
成熟好水阿哥 更新的故事
我要评论:
更多>>
  • 🙂
  • 😂
  • 😘
  • 😅
  • 👍
  • 💰
  • 💞
     


下一篇:致初恋上一篇:可爱型的美女,性感,时尚的小女人

客服微信号:mgqrkefu       官方客服QQ:278206907(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咨询客服    客服中心

    

法律声明:禁止未成年人、色情服务者、婚姻幸福者注册,禁止在本站发布任何色情信息。为避免误导,原玫瑰情人网正式更名为玫瑰网。